资金盘骗局曝光!
网络套路揭秘!

广东破获“诚信也”民间标会非吸案 涉案资金总计4000多万元

近日,广东揭阳警方连续破获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至案发时涉案资金总计4000多万元。犯罪团伙以民间标会的形式,用高额利息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参会。最后由于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轻信民间标会 投资者血本无归
2020年11月4日,有多名群众到揭阳市公安机关报案,称他们参加一个叫“诚信也”的民间标会,分批投入资金赚取利息收入,投资初期还有稳定的收益,但最近这个标会却无法按时归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了。
%title插图%num
受害人 黄女士:我们听朋友介绍,这个标会还好,有赚一点钱。一次标会投2000元,他标400元,我们就交1600元还他。等于说你就赚了400元是吗?是啊。后来人家说不对,怎么标会出来,钱一直没还给我们。
据报案群众反映,这个民间标会是当地一名叫林某刁的女子和她的丈夫在经营。由于多次推迟甚至没有支付本息,投资者意识到资金可能出了问题。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凤美派出所所长 张卢雄:群众看他们比较高消费,标得的会款又不能及时还给中标的,所以群众就恐慌。
%title插图%num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派出所民警很快找到了林某刁夫妇。他们承认以民间标会的形式吸收投资者的资金。这些资金集中起来后,他们又以投标的方式借贷给其他人。但因资金链断裂最终以“倒会”收场。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凤美派出所所长 张卢雄:有一个中标者欠她100多万元,导致她的资金不能流转,还有一个就是购房、购车。造成资金很大的漏洞,引发这个会倒了。
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林某刁夫妇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据林某刁交代,作为“会头”,他们以赚取手续费营利。开设标会初期,资金还能正常运转。但由于资金的后续使用不规范,亏空越来越大。
%title插图%num
犯罪嫌疑人 林某刁:他们在我这里标的钱,我也不知道他们用于什么,干什么去。
记者:他们把这些钱标走之后,什么时候还给你?
就是按每个月,时间到了他们就来还,但是到最后他们有些就没有来还。我有去找一些钱来补缺口,但是还是补不齐。
手续简单漏洞多 资金使用存隐患
标会作为一种延续而来的民间借贷方式,当前在广东等地区还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的旗号把标会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经济犯罪活动。
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在去年10月29日接到报案,当地一个民间标会未按约定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民警传唤了开设标会的孙某忠夫妇,并在孙某忠夫妇的住宅里发现了大量标会账本。经初步调查,民警查清了这个标会的基本运作情况。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京冈派出所民警 陈学平:500元的标会,由孙某忠他进行组织24人次参加,由其中的23人次支付一定的钱,交给孙某忠后,再由他交给其中1名中标的人员。中标的人员需要支付利息,其余的23人则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
作为标会组织者,孙某忠每次都从中抽取一定的手续费,至于中标者如何使用这笔钱,孙某忠并没有过多干涉。
%title插图%num
犯罪嫌疑人 孙某忠:今天晚上标会,明天就拿钱给他。
记者:拿给中标的人?
犯罪嫌疑人 孙某忠:对,叫他签名。
记者:那这个中标的人拿这些钱去做什么,你知道吗?
他有时候去赌博,还去做生意。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京冈派出所民警 陈学平:中标的人员在孙某忠处没有任何抵押、担保,除了一张由孙某忠提供的中标证明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抵押凭证,很容易造成民间标会的资金断裂。
%title插图%num
经揭阳市公安局空港分局经侦大队和京冈派出所查明,孙某忠开设标会获利资金一部分用于开销,另一部分则用于填补中标人拒不归还资金的缺口。眼看缺口越填越大,孙某忠只好向投资者“打白条”承诺还款。
%title插图%num
犯罪嫌疑人 孙某忠:有时候生意周转不过来,就还不起了。还不起之后,我就自己去顶垫付。越搞垫越大,资金转不过来了。
孙某忠夫妇因为资金链断裂,给参会人员写了很多的欠条,但最终也因无法支付约定本息而倒会。
投资应选择正规渠道 避免因小失大
揭阳警方连续破获的这两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至案发时涉案资金达4000多万元。警方提示,民间标会风险性很高,群众参与这种“投资”自始至终都缺乏法律保障。
民间标会,是我国民间一种十分古老的信用互助形式,普通百姓急需用款时,互相帮助且互利互惠。民间标会形式多样,称呼叫法也多种多样,但其实质一样,都是一种民间现金借贷形式。
它主要依托亲情、乡情、友情等人缘、地缘关系,容易被接受,同时与银行信贷相比,民间标会的融资方式手续简单,无须抵押和担保,更容易流行。这两宗借助民间标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受害者大多缺乏理财常识,容易忽视投资过程中的漏洞。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金融大队副大队长 黄元师:存款过程中缺乏监管,然后你存过来的话,也缺乏有效的存款凭证,往往都是直接打个白条过来,连个正规的公章都没有。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会头将这些钱怎么使用,花到哪里去,其实投资者往往都是不知情的。然后一旦发生风险,投资者往往就很难把这个钱追回来。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一旦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圈套,要及时报警止损。
%title插图%num
揭阳市空港经济区金融办工作人员 谢文珊:这种行为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属违法行为。呼吁广大群众一定要增强分辨防范意识,拒绝高利诱惑,共同守住钱袋子。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