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23岁女孩猝死在凌晨一点半,下班路上。
也就一周,拼多多又一个小伙跳楼自杀了。
同样是23岁。
连着两周,两个如此年轻的生命,猝然离世。
不禁让人想到当年富士康的“十三连跳”。
996、007、加班文化,不管包装得多好听。
都掩盖不了赤裸裸的剥削本质。
拼多多女员工猝死
猝死的23岁女孩,生活中,她是朋友眼里的“表情包学姐”,艺术团合唱部部长,校园歌手大赛冠军,男朋友眼里“像太阳一样温暖的人”。
职场里,她只有一个身份:拼多多新疆买菜招商部员工。
去年5周年庆上,拼多多宣布“全员硬核奋斗”,买菜招商部是主战场。
凌晨一两点下班,太正常。别说996,有没有休息日都是个谜。
可身体,怎么经得起这样的强度?
2020年4月,一名员工就在网上抱怨过:在拼多多,上厕所比上王者还难。
每层楼上千人,坑位只有8个。
吃喝拉撒休息,正常的生理需求,在企业眼里,却成了“拖累公司的绊脚石”。
最后牺牲的,只能是健康。
新闻爆出后,拼多多在知乎发了一段话,大意为:底层人民都在拿命换钱,员工猝死是大环境问题。
虽然30秒就删了,但还是点燃了一众网友的怒火。
后来拼多多澄清:这是外包员工用错了账号。
没人买账。
舆论压力下,拼多多又发通告:公司一直在陪伴死者家属,我们深爱这名员工。
员工爱公司,是显而易见的。去世女孩的朋友圈签名上,还写着“为多多守边疆”。
但公司真的爱这名员工吗?
通告里没有道歉,没有写赔偿,没有改善劳动强度,没有重视其他员工的健康……
这样的爱,未免太虚了。
新华网痛批:畸形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
因为悲剧源头背后,藏着一个更深的社会心理现象:大环境焦虑内卷化,逼得年轻人压榨自我以求生存。
焦虑内卷化,怎样影响着我们?
拼多多事件后,DT财经也发布了一个数据: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皮肤问题、抑郁、肠胃问题、睡眠问题、脱发是年轻人最大的困扰。
透支身体换钱,似乎已成常态。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当一个企业说“加班是一种福报”,我们会当作笑话;但当所有企业都这样说,我们就会当作信仰。
这种现象,叫做内卷。年轻人过劳猝死背后,是内卷带来的严重焦虑。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别人都不加班,我也不加班;别人都加班,就我不加班,我会害怕丢饭碗。
明明7点就下班,但所有同事都9点下班,你敢不敢走?
明明周末是休息日,但所有同事都在加班,你敢不敢休?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被内卷,也是因为恐惧和焦虑,对应了我们追求群体认同的需求。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成为名人,得到财富……而是为了好好活着。
需要钱,更需要被爱
24小时待命才能发挥个体最大价值?
并不。
996、007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心理学家做了一场实验:在一家工厂中,用控制灯光来调查工人的积极性。
结果发现,实验组照明度增大,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实验组照明度减弱,两组依然增产;即使灯光已经暗到微弱,产量依然没有明显下降。
接着,再用福利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结果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持续上升,也就是说,福利多少和产量没有明显关系。
那么,使工人积极性提高,产量上升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个因素是:被重视的自豪感,和成员间的良好关系。
这就是有名的“霍桑实验”,它得出一个结论:
员工不只是受金钱刺激的“工具”,个人心态好坏,对积极性起重要作用。
忽视员工的身心健康,过劳工作,反而会创造更少的价值。
我们努力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谋生,也是为了满足幸福感,得到归宿感。
写在最后
自己变强,是解决一切的根本。
不要以为这句话很励志,其实这句话是无奈。当你无力对抗时,不怕,因为你总是有能力选择更好的。
人生那么美好,不要为别人的野心献身,没有哪家企业哪份工作值得你这么干。
在任何一家企业,与其培养让自己一直留下的能力,不如培养自己能随时离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