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盘骗局曝光!
网络套路揭秘!

OM代币崩盘:揭秘资金盘“收割”陷阱

%title插图%num

🚨 加密货币市场曝出OM代币暴跌事件,揭露典型资金盘骗局

OM代币暴跌事件:资金盘骗局的典型代表

加密货币市场近期曝出OM代币暴跌事件,揭露了典型资金盘骗局。该项目通过虚假包装伪造市场价值,最终导致市值蒸发逾55亿美元,投资者血本无归。

%title插图%num

一、项目方的虚假包装与市场操控

1. 虚假背景与炒作概念

项目方MantraDAO利用波卡链概念进行炒作,声称其为首个DeFi项目并虚构中东财团背景。创始人Calvin Ng伪造基金管理人身份,实际为线上博彩平台运营者。

2. 伪造合作与市场热度

团队通过伪造交易所合作信息、编造项目白皮书等手段制造市场热度,吸引投资者入场后实施抛售。此次崩盘暴露了熊市周期中资金盘项目的运作模式,虚假宣传与市场操控成为收割投资者的核心手段。

二、资金盘的运作机制

1. 伪造合作背书

MantraDAO通过伪造与FTX合作背书快速推高OM代币市值,利用监管真空误导投资者入场。项目方建立OTC资金盘机制,以新债补旧债模式维持两年运作,累计交易额超5亿美元,期间通过高频套现与合约对冲获利,并借助迪拜及欧洲富豪圈层实现单次活动募资5000万美元。

2. 分层收割策略

团队设置分层收割策略:面向散户发布空投陷阱,承诺释放价值10万美元代币却擅自修改解锁规则;针对高净值群体设计闭环交易系统,在加密货币展会等场景定向营销,最终通过流动性枯竭完成对各级投资者的系统性收割。

三、项目方的单方面操作与市场崩盘

1. 修改代币解锁规则

项目方单方面修改代币解锁规则,将即时释放比例缩减50%并延长锁定期限。其多次调整代币经济模型和分配机制,导致投资者陷入被动局面。更以风控为由冻结早期参与者账户,实际通过不透明审核标准清除异议用户,致使大量忠实社区成员丧失空投资格。

2. 市场崩盘与责任推卸

链上数据显示项目方掌控90%代币供应,7.92亿OM资产集中于单一钱包,形成完全控盘格局。这种赤裸裸的筹码垄断使散户沦为被操控对象,投资结果完全受制于项目方意志。市场崩盘期间,项目方进行大额抛售触发流动性危机,事后却将责任转嫁给市场环境,推卸行为引发投资者集体声讨。

四、OM代币的暴跌与反弹

1. 闪崩事件

2025年4月,OM代币因项目方地址抛售1.19亿美元资产触发闪崩。流动性不足及投机因素导致投资者无法抛售,价格加速下挫。全球加密监管收紧叠加宏观风险,促使资金撤离高波动资产,加剧市场崩盘。项目方归咎交易所却回避抛售事实,引发投资者强烈抗议。随后非理性反弹暴露人为操纵迹象,再次损害市场信心。

2. 人为操控与二次闪崩

OM代币经历暴跌后出现短暂反弹至1.2美元,诱使投资者抄底后再次闪崩,暴露项目方操控市场的本质。该团队与2018年崩盘项目Penta存在关联,核心成员沿用三类典型欺诈模式:首先虚构国际化背景,聘用海外ICO惯犯伪造项目公信力;其次联合机构营造资本背书假象,通过拉盘诱导散户接盘后抛售;最后利用场外交易配合拉盘出货,形成循环收割机制。这些操作手法形成完整诈骗闭环,致使投资者资金被系统性转移。

五、虚拟货币市场风险警示

1. 投资陷阱与风险提示

OM代币事件暴露三大投资陷阱。2025年曝光的资金盘项目通过虚假空投诱导投资者,最终导致集体损失。该案例揭示需警惕:

  • 高收益承诺多属金融骗局:需核查项目盈利逻辑。
  • 交易所上架不等于项目合规:存在利益输送风险。
  • 项目方持币超50%预示价格操控可能:投资者应强化风险意识,优先保障本金安全,避免参与代币集中化程度过高项目。

2.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投资者需警惕利用热门概念包装的区块链骗局。优质项目依赖技术实力与规则透明度,而非浮夸宣传。面对币圈层出不穷的行业术语,应保持理性判断,始终将资金安全置于首位,在风险市场中谨慎决策。


结语

OM代币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加密货币市场充满风险,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任何承诺“稳赚不赔”的项目都是骗局!保护好自己的血汗钱,远离这种资金盘骗局。

(本文基于多方调查撰写,已做脱敏处理。为保护隐私,部分信息采用化名。如有同名公司纯属巧合,具体事实以司法机关调查为准。)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