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投稿,说自己的钱被坑了,想要曝光,然后看过之后发现,这个确实是被坑的挺惨的,所剩无几,参与Broccoli-MEME币游戏,其实就是把自己摆上了酒桌,成了别人的盘中餐,这个是需要大家警惕的!
事件背景:一场精心设计的“萌宠营销”
2025年2月13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Z)在社交媒体发布预告,称将公布其宠物狗的名字,并暗示“可能与BNB Chain上的MEME币互动”。此举迅速引发市场猜测,大量投资者涌入BNB Chain埋伏潜在代币。次日凌晨,CZ正式公开爱犬名为“Broccoli”,但刻意未公布官方合约地址,仅表示“社区可自由创建代币”。这一模糊表态为后续收割埋下伏笔。
收割链条:内幕玩家与机构的协同操控
1. 匿名开发者闪电战
CZ公布狗名后28秒内,匿名钱包0x392eb便部署首个“BROCCOLI”代币,预先分配1.1亿枚代币(占总量80%)。通过伪造流动性数据、社群传播造势,该代币市值迅速飙升至5000万美元,随后开发者20分钟内清仓抛售,套现600多万美元离场。
另一开发者仅花费1 BNB(约707美元)创建代币,伪造交易量吸引跟风后,24分钟内抛售获利672万美元,收益率高达9517倍。
2. 币安平台的“推波助澜”
币安旗下平台Four.Meme发起“同名代币竞赛”,要求参与者必须在CZ发推前部署合约。这一规则变相鼓励内幕交易,60%参赛代币在24小时内归零,流动性池资金被少数胜利者虹吸。2月19日,币安Alpha上线三种Broccoli币(f2b/714/f3b),价格剧烈波动中鲸鱼通过高频操盘获利,而散户因链上拥堵无法及时止损。
今天这里着重说下,Broccoli714代币,还在不断的拉拢散户,继续进场接盘,实际上早起进去的人损失惨重,惨不忍睹,不然也不会曝光了。
第二个是不是更惨一些,基本上没有流动性归零了,意味着全军覆没。
这个粉丝发现,其实很多Broccoli代币,属于团伙行为,搞一堆,然后集中推出维护,进而收割。
当然,在这种流量化的时代,其实都差不多的东西,但从现在网上这种不断的宣传来看,确实是属于一种团队行为,毕竟卖出去就是钱啊,卖个空气币就赚钱。
也只有你们会傻乎乎是上当了,只能说傻子太多,镰刀不够用了。
这个团队还在宣传CZ会在后期收购这个项目,我笑死了。难道人家不会退出一个自己的吗?
3. 慈善外衣下的收割升级
当CZ向某大学生KOL的慈善地址捐赠150 BNB(约10万美元)后,该地址被市场解读为“官方背书”。某巨鲸立即创建新代币并向该地址转账80%供应量,制造“慈善联动”假象,吸引跟风后抛售旧代币套现46万美元。这种“左手捐赠、右手收割”的手法将道德风险推向新高。
市场惨状:3万散户的“西兰花坟场”
财富蒸发与链上崩溃
据链上数据统计,超3万名投资者参与Broccoli代币交易,总损失超过3亿美元。BNB Chain因交易量激增出现严重拥堵,15%验证节点崩溃,未确认交易积压超百万笔,大量散户因链上延迟成为被动“接盘侠”。
情绪驱动的集体癫狂
社群中出现“找狗运动”,投资者疯狂搜索“正统”Broccoli合约地址,却陷入伪造CA、貔貅盘等陷阱。一名投资者在X平台控诉:“这不是MEME币,是CZ的狗链!我们连狗骨头都没啃到!”
操纵逻辑:中心化权力下的“去中心化骗局”
1. 叙事控制与免责话术
CZ通过“社区自治”“不干预市场”等话术规避责任,却利用个人影响力制造FOMO情绪。其推文“让最好的迷因币胜出”被解读为默许收割行为。心理学中的“合理推诿(Plausible Deniability)”机制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既煽动狂热,又拒绝担责。
2. 技术漏洞与监管真空
BNB Chain的低门槛发币机制(如Four.Meme平台允许无代码生成代币)为恶意项目提供温床。而链上交易的匿名性使得操纵者可通过Disperse工具分散资金至数百个钱包,制造“去中心化”假象,实则集中控盘。
生态信任崩塌
事件后BNB Chain代币普跌15%-40%,社群质疑CZ“用一条狗的名字兑换整个生态定价权”。就连Solana联创Toly也批评:“这种侵略性炒作不可持续!”
监管与伦理拷问
尽管CZ道歉并承诺改进,但事件暴露了交易所既当裁判员(运营链)又当运动员(引流获利)的矛盾。市场呼吁建立MEME币发行透明度标准,例如强制公开创始团队信息、限制预挖比例等。
当狗名成为镰刀
Broccoli事件绝非偶然,而是加密世界权力结构的缩影:大V与机构通过信息差、技术优势和叙事霸权,将散户的“共识”转化为收割燃料。这场闹剧最终留下三组讽刺性对比:
CZ的“去中心化理想” vs BNB Chain的绝对中心化操控;
3亿美元散户亏损 vs 2780万美元狙击手盈利;
链上数据永恒记录财富转移 vs 受害者无处追责的现实。
正如投资者所言:“我们以为在追逐自由,却成了加密独裁者的狗粮。” 这场风暴或许终将平息,但其揭示的行业痼疾,远比一条狗的名字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