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是消耗计算资源来处理交易,确保网络安全以及保持网络中每个人的信息同步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是比特币的数据中心,区别在于其完全去中心化的设计,矿工在世界各国进行操作,没有人可以对网络具有控制权。这个过程因为同淘金类似而被称为挖矿”,因为它也是一种用于发行新比特币的临时机制。然而,与淘金不同的是,比特币挖矿对那些确保安全支付网络运行的服务提供奖励。在最后一个比特币发行之后,挖矿仍然是必须的。
目前主流的挖矿方式有三大类:
1、个人挖矿
在比特币挖矿早期,只需要一台能联网的电脑,下载一个比特币挖矿软件就可以开始挖矿了,程序跑一天就能挖出成百上千个比特币。曾有史上最败家程序员花1万枚比特币购买了2块披萨,可以看出在当时比特币挖矿真的是so
easy。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之初就制定了一套规则,算力每过一段时间需要调整一次,这意味着挖矿的难度也在上升。随着挖矿难度的上升,CPU挖矿已经不能满足矿工们的需求,后逐渐进入GPU(显卡)挖矿的黄金时期。2016年前后,有大量用户购买显卡来挖矿,还出现显卡价格大涨,导致一卡难求的供给短缺状态。再后来开始出现FPGA(可编程门阵列)挖矿,它的效率比CPU和GPU更高。
到目前为止,挖矿都是以个人为单位。挖矿难度也不是很大,需要用到的设备资金投入不大,个人完全可以担负得起。挖矿设备的迭代分别从CPU到GPU,再到FPGA,可以看出挖矿所需要的算力越来越高了。
2、矿场
随着挖矿所需要的算力越来越高,比特币挖矿难度也越来越大,个人能挖到比特币的概率越来越小。后来逐渐发展出规模化的矿场,也就是聚合n多台矿机的算力一起挖矿。在这个比特币挖矿阶段,由于首款专用于比特币挖矿的集成电路ASIC芯片的出现,比特币挖矿变成了一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大型项目。除了矿机成本水涨船高,大量的矿机使得维护成本也非常大。而中国西南部夏季多余,丰水期电价便宜,挖矿成本相对较低,利润空间会更大。所以在矿圈内有一种说法:全球70%的矿机在中国,中国70%的矿机在四川。每个矿场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每个月的电费开销超过100万美元。矿场是由专人维护矿机等设别的,在形式上比个人挖矿更具规模优势、更成体系化。
对N多台矿机进行集中维护和管理,聚合它们的算力,挖到比特币后归矿场所有。这种模式不再是个人单打独斗,而是由规模化的团队、由专人负责。这在管理制度上比个人挖矿更具规模优势,能明显降低单台矿机的运作和管理成本。同时,集中算力更容易挖到比特币。
3、矿池
如果说矿场是指矿机集中于某个地方的集中起来进行的挖矿,这里的集中是指空间和算力上的集中。而矿池没有多么大的空间要求,地理位置上可联合全球不同地方的矿机或矿场,集中这些散落在不同方位的矿机的算力。这里的挖矿收益是按照参与挖矿计算机的算力比例进行分配的,这是因为参与挖矿的节点算力越高,获得比特币的概率就越大。这种挖矿的好处是突破原来地理位置的限制,根据算力大小按比例分配比特币比较公平,弥补了个人或小算力矿场算力不足的缺点。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