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不法分子制作仿冒App并通过分发平台生成二维码或下载链接,采取定向投递等方式,通过短信、社交工具等向目标人群发送二维码或下载链接,诱骗受害人下载安装。● 在虚假App上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银行账户等个人隐私信息,大量受害用户向诈骗分子支付了上万元的所谓“信用分”“违约金”费用,经济利益受到实质损害。
因为一款虚假的“易汇App”,天津用户小王(化名)损失了3000元。这款App的名称、图标与海外易汇EightCap相同,甚至连服务内容也一致,但是正牌的易汇EightCap却没有开发自己的APP,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投资者小王没有过多思考,便在“客户经理”的引导下,一步步掉入陷阱。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各类App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各种山寨App也浮出水面,如大量虚假的外汇App并无真实交易业务,仅用于诈骗分子骗取用户的钱财和隐私信息。这些虚假App都有哪些套路,是如何传播并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又缘何屡禁不止?李逵李鬼真假难辨今年11月,小王收到一个自称“易汇”App客户经理的好友申请。因看到对方赚钱的能力很强,他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添加了对方。成为好友后,“易汇”App客户经理告诉小王,为了冲业绩,他可以帮小王拿到“易汇”的内部交易信息,利用漏洞赚取盈利。唯一条件是,只能通过他发送的链接和邀请码进行下载和注册。赚钱心切的小王按照“易汇”App客户经理的指引,下载了一款名为“易汇”的App,并填写邀请码进行了注册。据小王介绍,起初他还将信将疑,但看到这款App的logo后,彻底卸下了防备,“App名称、图标和官方‘易汇’的一模一样,里面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易汇”App客户经理对小王进行了游说:“你属于内部特殊客户,享受更高的收益。”听到这些“收益”,小王心动了。他在“易汇”App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入金3000元,可在盈利后的提现环节却“出了意外”——“输错身份证号码或者银行卡号,且由于多次放款失败,资金已经被金融监管部门冻结。”“易汇”App客户经理这样解释。随后,“易汇”App客户经理在社交平台上建了一个讨论群,成员包括小王及另外一名“客服”。这名“客服”在群里上传了一份“银保监会处理文件”,注明小王存在违法行为,需要缴纳申请额度20%的保证金证明后,才会把贷款和保证金共3000元汇入小王的银行卡。小王的经历不是孤例。早在2019年,外汇密探就曾报道过,大量受害用户向假冒H5外汇APP支付了上万元的所谓“信用分”“手续费”费用,经济利益受到实质损害。
一些不法分子制作仿冒App并通过分发平台生成二维码或下载链接,采取定向投递等方式,通过短信、社交工具等向目标人群发送二维码或下载链接,诱骗受害人下载安装。同时,还综合运用下载链接多次跳转、域名随机变化、泛域名解析等多种技术手段,规避检测,当某个仿冒App下载链接被处置后,立即生成新的传播链接,以达到规避检测的目的,增加了治理难度。
投资者者要不断提高警惕意识,审慎分辨信息内容真假,对于涉嫌诈骗、涉黄交易等内容,要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