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盘骗局曝光!
网络套路揭秘!

区块链艺术怎么样?

其实,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散式数据库,它通过对等网络存储使用者的资产登记和交易信息,而且交易记录是通过密码被安全保护的,时间一过,交易记录会被封存在数据库里。这就创建了一个不可改变也不会丢失的记录。

2008年,日裔美国人中本聪首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其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2009年,区块链正式运用于比特币的构建和运行。

2014年,区块链业经历了第一次蜕变,生成2.0版,即一个关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数据库,主要实现了所有权登记认证系统,其致力于实现一切市场交易和商业信用行为。

2018年,区块链技术进入3.0时代,即网络化计算机协同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其目标是实现自组织机构、分布式节点互信社交网络及蕴含的相应经济社会制度,乃至去中心化。基于这一技术,区块链3.0开始由虚向实、由暗转明而影响全世界;其运用领域业已扩展到金融行业之外,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区块链成为诸多媒体、行业及政府频繁提及的关键词,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众多与区块链相关的产业主体不断涌现,但对艺术市场而言,它却是个全新的事物。那么,已经发展到了可编程社会、以超级账本为核心特征的3.0版的区块链,能与艺术品及其市场产生怎样的联姻?在区块链技术的影响下,整个艺术市场将产生怎样的转变?

虽然目前区块链应用仍处于投石问路的阶段,但艺术市场从业者却看到了它在艺术行业内的潜在应用场景,及应用的可能性。

场景一:张先生欲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城购买一件瓷器,由于他对瓷器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无法确定瓷器的年代、品相等信息,这就导致其不知道卖方的要价合不合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犹豫是否“入手”该瓷器。如果这件瓷器已经登记在区块链,张先生便可以查阅到这件瓷器的详细信息,如年代、品相、是否交易过、交易时间、价格……当张先生对这些信息一目了然之后,他在买或者不买之间的疑虑就少了很多。

场景二:王先生收到网购的一件绘画作品后,可能会有“这件作品是原作还是复制品”这样的困惑。如果这件作品在区块链已备案,那么王先生就可以通过区块链调取这幅作品的各种信息,来验证这幅作品与链上的作品是否为同一幅。如果查出有问题,也可以查阅到是在哪个环节、哪个人、哪里出的问题。

场景三:艺术家李先生将自己的作品数字化之后上传到网络,这幅作品很可能被成千上万次复制、抄袭并被交易。那么,这幅作品的版权归属也需要重新进行确认,李先生追溯、维权的成本便会很高。而如果应用了区块链,那么李先生的数字作品所有权在上传之始便可以确认,此外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交易。交易结束后,李先生不仅可以通过区块链追踪到数字作品的使用情况等信息,还可获得部分版权收益。

上述三个场景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通过区块链,各方可以获得一个透明可靠的统一信息平台,来确认作品的版权归属,保护作品版权,查看作品的信息、状态,从而保证交易有效进行。此外,如果发生了问题,买家还能够追溯艺术品的产生和运送整个过程,举证和追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这对于艺术市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区块链技术从业者刘先生总结的,区块链具有几个特点,如透明度,即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乃至开发相关应用;隐私性,即由于加密技术的使用,用户的身份信息或其他隐私信息可以得到较好保护;智能化,即在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不仅可以使保障存储、读取、执行等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公开又不可篡改,同时也能够保障智能合约的高效运行和实际执行。

在哈嘿艺术网负责人何彬看来,艺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很多人屏蔽在艺术市场之外,而一旦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艺术市场,买家就像拥有了“火眼金睛”,可以查阅、追踪这件艺术作品各方面的信息。经济学家王福重曾撰文指出,通过区块链,虽然各人之间是互相不认识的,但是他们之间进行交易是可靠的。何彬说:“区块链天然解决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其结果就是,依靠区块链,买家的信任感产生了,在购买艺术品时的疑虑少了,购买决策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孙宇也认为,区块链构建了一个信任环境。

由此,基于区块链所构建的信任、安全环境,一方面买家可以放心地买,另一方面卖方可以放心地卖。正讲解彬所言:“当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让大众能够放心在区块链上进行艺术消费之后,那么,他们就可以自由、高效购买全球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艺术家的作品。艺术资产就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起来,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将被全球更多的人所共享,不仅是中国艺术市场,全球艺术市场都将繁荣起来。”

从艺术作品供给端来说,区块链也可以为艺术市场参与者提供诸多好处。区块链从业者、区间集创始人沙加对此做了详尽的介绍:“通过区块链技术,艺术家或者艺术机构可以确认数字作品的版权,跟踪其使用情况,并实现收益的分配。而艺术品实物,则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化、货币化,在二级市场上自由流通。同时,在智能合约里可以进行约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艺术品的所有权可以进行变更等。”当然,区块链应用于艺术市场,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在上海泓盛拍卖董事长赵涌看来,好处还包括:对艺术品鉴定、评级的透明化,以及该领域知识的共享所带来的益处;甚至是为一些艺术品的运营和应用带来新的突破,产生新的模式。

当这一技术应用到艺术市场之后,会给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当然,这种积极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技术发展并不成熟,比如在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和安全方面等都还存在隐患。同时,它也面临着挑战。孙宇说:“技术问题,区块链需要部署智能电网设施;物理限制,虽然区块链可以保障交易,但是节点之间的传输仍需要到底共同维护。”

因此,当前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到艺术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赵涌认为,现在区块链概念很多,但是缺少落地的条件。何彬表示,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艺术市场最大的难题是认知难度,即艺术行业从业者是否意识到区块链的重要性。而沙加则表示,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不能解决刚需,有没有实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安全显著和收益暴涨?如果没有,就很有可能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在实践中,区块链是否真正为艺术市场的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区块链风口之下,艺术行业从业者对于未来的所有展望,都是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当区块链不断发展、完善、成熟的时候,艺术市场将借助这一技术不断活跃、发展、壮大。区块链正如基础设施,是水;而艺术市场是基础设施的使用主体,是鱼;水大则鱼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扩张促进了数十年的创新,其中包括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平台、智能设备和流媒体服务等。但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很复杂的问题,比如“假新闻”、“黑客入侵”以及那些曾经给艺术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和作家获得相应认可和报偿的平台逐渐衰落”等等。

一种没有奖励艺术作品的文化,几乎不会给人们投资艺术事业提供任何动力,这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而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则将允许价值交换、归属并追踪,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可以促进当代的文艺复新。我们正处在文化创新的转折点上,就像令人印象深刻的十五世纪中叶发明印刷机的时间点一样。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依赖于文化产业的曝光度;
但为了让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承认并奖励艺术家的贡献。互联网可以让大量的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但是建立的奖励和确权系统却非常缺乏。现实中,如果一个艺术家选择在一个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作品,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发布、分享、截屏、下载并重新设计作品来为己所用。在多次共享、下载和重新使用之后,原内容创作者的名字不再与这些作品相联系。此外,原内容创作者在所有原作被修改和再次传播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任何报酬。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例如,Ascribe公司使用比特币区块链来安全地记录视觉艺术作品所有权并追踪交易过程。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授权他们的作品,来达成一致的价格和授权时间,这样艺术家们分享和展示他们的作品时,就不用担心失去所有权。

艺术品归属权和赔偿的问题,以及用区块链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的潜力,并不局限于视觉艺术。音乐行业在追踪歌曲使用以及为音乐人获取报酬方面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歌手兼词曲作者Imogen
Heap创办了Mycelia来用数字区块链进行版权管理和支付许可证的费用。Heap坚持认为,互联网流媒体服务的兴起已经使付费音乐的概念过时,但同时,许多音乐人仍然还在靠这种机制谋生。和视觉艺术一样,很少人会想到是谁原创,音乐经常在YouTube、演示和个人网站上被反复使用。

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Heap对区块链技术友们是这样的,“任何参与歌曲播放或交易的人——不管是乐迷,
还是DSP(数字服务提供商Spotify或iTunes等),还是电台, 抑或是或电影制作人员,每听一首歌就会自动触发一个协议。”

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交换系统网络上,在无需迎合流媒体行业巨头的情况下,原创音乐家可以自由地展示并分享他们的歌曲。

从达芬奇到N.W.A

纵观历史,艺术一直是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的流通途径。想想鲍勃迪伦或n.w.a的文化影响,想象一下如果未来没有萨尔瓦多达利或安迪沃霍尔的世界会是怎样。我们需要艺术家来挑战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模式,并为之带来新的诠释。由于缺乏安全的价值交换、追踪和归属机制,使得艺术家很难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但像Ascribe和Mycelia这样的区块链创业公司正在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建立能够让艺术家获得金钱奖励和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信誉的系统,区块链的企业家们正在为一个艺术和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