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全媒体记者程玉成 通讯员李康/文图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是一种借助互联网传播,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型犯罪。3月2日,太康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以“解冻民族资产”名义实施诈骗案件,涉案被告人 6 名,涉案被害人20余万人,涉案金额高达 230余万元。
据了解,2020年9月份,被告人尚某某利用自己长期参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活动的人脉关系,依托其建立的会员人数达160万人的“为人民服务团队”,成立公司并担任法人,其他5名被告人在该团队总部分别担任副总、统计、督查等不同职务,共同通过层层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管理团队,并向会员宣讲所谓的“海外老人”有一大笔资金善款在某银行需要解冻,而后就会交给该团队以养老或扶贫资金的名义下发给每名会员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的善款,但是,解冻该笔资金之前需要缴纳相关税费,于是,上述被告人采用要求会员缴纳少量费用参加项目,或者购买公司股权等方式吸收大量资金,用于诈骗活动。致使20余万名会员缴纳了相关费用或购买公司股权,最终所缴款项大部分被上游犯罪嫌疑人骗走,参与会员均未得到尚某某等人许诺的利益。经审计,被告人尚某某等6人涉案金额230 余万元。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尚某某伙同其他5名被告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控辩双方在合议庭主持下充分发表意见,合议庭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调查,并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整个庭审程序规范、严谨、高效。由于案情复杂,该案将择期宣判。
为切实提高中老年群体的识骗防骗能力,让群众直观地知晓养老诈骗套路,庭审当天,20名中老年群众受邀参加旁听庭审,通过案件审理,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诈骗分子的手段和轻信各种返利套路的严重后果,真正做到捂紧养老“钱袋子”,守护幸福“夕阳红”。
法官提醒
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凡是打着“民族资产解冻”旗号收取会费、手续费的都是骗局;凡是宣称“小投入、大回报”的各种“基金会”、“原始股”、“扶贫项目”、“慈善帮扶会”等,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进行所谓的“授权”“任命”等,均是诈骗。请您擦亮双眼,如果发现您身边发现类似诈骗活动,请迅速报警。
原标题:太康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
【文章来源:河南法制报,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